无立柱贵州、贵阳蔬菜大棚建造的技术要点: ????要点一:选址。与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,无立柱蔬菜大棚选址同样要求地势平坦、土层深厚、光照条件优良。区别之处,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为宜,若过小,必然加大钢架的拱度,钢架拱度加大,反而不利于人工拉放草苫或给卷帘机上卷草苫增加难度。若超过12米,钢架拱度小,如此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,一是大棚棚面采光受影响,太阳光照入射量少,棚温提高慢,蔬菜生长易受影响;二是钢架拱度小,冬季遇到大雪天气,棚面积雪过多,易出险情;三是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,对钢架的承载力要求就越大,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。?????
贵州、贵阳蔬菜大棚要点二:墙体的建造。实践证明,无立柱蔬菜大棚对墙体的建造要求更高,这是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,一般3.0—3.5米一架钢架,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柱子与后墙相连,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。因此,我们建议建棚户,墙底先用推土机压实(南北宽度要求在6-8米),以防地基下沉。然后,再用挖掘机上土,并且每上70厘米厚的松土,就用挖掘机来回滚压2—3次。后墙的高度以4.5米为宜(在要点一中已做介绍,棚宽为12米),最后把墙顶用推土机压实。另外注意,用挖掘机切棚墙时,要有一定的倾斜度,上窄下宽,倾斜度在6-10度为宜。????
贵州、贵阳蔬菜大棚?要点三:上钢架。为了提高无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压力,其在建造时要求,棚内需添加两排立柱,分别是后砌立柱(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排立柱)和前排立柱。我们建议,在埋设立柱前,需先用挖掘机对棚底进行平整,然后再大水漫灌,以防埋好立柱时下沉。后砌立柱选用高5.5米的加重立柱(下埋50厘米),前排立柱选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。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设方法,将这两排立柱安装好后,便可上钢架。其方法为:1.在东西墙的中部(东西向)拉一条钢丝,并打地锚,以此作为上钢架的标准线。2.需7—8个成年人合力将钢架拉上预定位置,而后,一人用铁丝将钢架捆绑在标准线上,以防倒伏。3.站在大棚后墙顶部的一人再将钢架的上端捆绑在后砌柱子上,注意铁丝头要向下弯,以避免扎坏后屋面上薄膜。而站在大棚前脸处的两人,除了将钢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,还应纠正好钢架的上下方向,从而使钢架保持上下一致。温室
贵州、贵阳蔬菜大棚要点四:拉棚面钢丝。与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,无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钢丝更密集些,以增加其抗压能力。我们提倡,大棚放风膜下的钢丝排布距离为15厘米左右,因为白天大棚草苫卷起后,草苫均集中在该处,所以该处钢丝间距比棚面钢丝间距(20—30厘米)要小。注意:棚面上的所有钢丝均要用铁丝固定在每一钢架上,以此来增强钢架的牢固性。大棚另外,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条钢丝,以备方便安装托膜竹。????
贵州、贵阳蔬菜大棚?要点五:上托膜竹。为增强棚面承载力,保护棚膜,托膜竹可选用实心竹竿,且每排上下各一根(竹竿粗头朝外,细头对接),棚室每间安装5排托膜竹为宜。托膜竹的下端可通过两根钢丝将其夹住、固定,其它的部分应一一用铁丝捆绑在棚面钢丝上。 简易冬暖塑料大棚的搭建 构筑墙体 按宽11米、长60—100米划东西向的矩形灰线。先将灰线内的耕作层熟土挖推到灰线南侧,并将离大棚后沿和东西山墙外沿3米宽范围内的地基压实。然后挖生土筑墙体(可分5层构筑,每层都需压实,尤其是最上面的一层要夯实),使之成横截面呈梯形,下底宽5米、上顶宽2米、棚外距地平面以上高2米的墙。再在墙外沿宽1—1.2米处划灰线,顺灰线从内部将土切除填入棚内:墙里面切成下部比上部宽出20—30厘米的斜面,墙基部距地平面以下30厘米处切成50厘米宽的平台作为行走道,边切土边压实,整平棚内地面;切完后用铁锨铲平墙面,再用墙板砸实。最后按棚内宽8.7米的标准将棚的南沿切平,并将熟土推入棚内平整。 埋设立柱 自北向南共设4排立柱。第1排为后立柱,长3.8米,横截面10—42厘米;第2排长3.6米,第3排2.7米,第4排1.5米,横截面均为8—10厘米;各排立柱均用6号钢筋4根与混凝土预制而成(上头呈凹形,并在20厘米处留穿铁丝的孔),下垫基石、深埋50厘米。第1、4排立柱东西间距1.8米,第2、3排3.6米;第1排距后墙0.7米,第1—2排、2—3排南北间距2.67米,3—4排2.66米(第4排因紧靠棚南墙可不用斜柱)。设立柱时要用线绳找平、找齐,使1—3排的上头东西对齐,第2、3、4排南北对齐并与第1排错开10厘米:第4排的奇数根凹槽东西向对齐以便绑横杆,偶数根的凹槽南北向对齐以便绑拱杆,奇数根比偶数根低5厘米、偏南10厘米,以便使横杆与拱杆上面平齐。 设置坠石 在东西两山墙的外侧挖一道长8米、宽0.5米、深1米以上的沟槽,每道沟槽内埋入33块坠石(每块重30公斤左右),坠石上要栓有被接钢(铁)丝,并使之露出地面50厘米左右,以便拉前、后坡面时连接钢丝之用。 搭后坡面 先上后桁条,桁条可用长2.2米、直径10厘米以上的硬圆木(或用钢筋混凝土特制),上头固定在后立柱顶上,下头埋入墙内,使之与地面成45度角。接着拉后坡钢丝,即用26号粗的镀锌钢丝连接一头坠石上的钢(铁)丝,在后桁条上东西拉紧(两山墙边用废桁条垫好),并用铁丝将其固定在桁条上,再连接另一头坠石。钢丝间距30厘米,最上头拉双根,共7根。 绑拱(横)杆 拱杆用长11米、直径9—10厘米的大竹竿,粗头朝后,在距粗头10厘米处锯一小口,卡在双根钢丝上,并用铁丝固定在钢丝和后桁条上,前部分别固定在第2、3、4排立柱上头。横杆用长7—8米、直径7—9厘米的竹竿,分别固定在第4排奇数根立柱上头和拱杆前头立柱的南侧。 搭前坡面 先拉钢丝(型号、质地和拉法同后坡面),上头第1道拉双根,向前每间隔40厘米左右拉1根,共拉26根;在大拱杆上面锯小口,把钢丝卡入小口内,分别用铁丝固定在大拱杆上。接着绑垫杆和竹片。用长7米左右、直径2—3厘米的竹竿作垫杆,粗头向外,将中间细头搭接在一起,分别用铁丝固定在前坡钢丝上,并将前头固定在东西横杆上;每根垫杆和拱杆前头绑上1.2米长的竹片,,竹片下头距第4排立柱30厘米处插入土内。
贵州、贵阳蔬菜大棚注意竹片与竹竿接头处要包上塑料薄膜,以免划破棚膜。 建后坡顶 后坡顶用4米宽的塑料薄膜,下铺1.8米宽于后坡钢丝上,然后紧密排上30—40厘米厚的高秆作物秸秆(将秸秆上头折回弄齐),用薄膜从上头把秸秆包严,并在薄膜上压土,使其成前高后低且与地面成20度左右角的坡面。 铺设棚膜 在搭建的骨架上铺上白色塑料薄膜,四周边角用泥土压紧,膜外用绳网拉好。